书画知识

灵动雅远,雍容旷达——读著名书法家孟繁禧书法的形神与气韵

著名书法家孟繁禧
【人物档案】
孟繁禧,当代著名书法家。1954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自幼潜心学习书法,受教于康雍先生,擅长欧体楷书。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曾在中央电视台书法技法系列讲座中主讲《欧体楷书技法》,编著有《如何临习欧体九成宫碑》《行书入门》《虞恭公碑解析字帖》及《书法创作大典——楷书卷》等十余部专著、字帖。作品在全国各类书法展中多次获奖。2008年被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联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多次当选中国文联《神州》杂志等大型期刊封面人物。
孟繁禧作品:虞世南诗《蝉》136cm×68cm
灵动雅远,雍容旷达
——读著名书法家孟繁禧书法的形神与气韵
■记者邵妙苗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孟繁禧先生,是当代著名书法家,诸体兼擅,尤以楷书著称。他成熟的楷书风格,端庄典雅又不失灵动,凝重大度而雍容旷达,既具深厚的传统功力,又富雄强清朗的时代气息,树立了当代楷书的一种范式。
孟繁禧作品:李白诗《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68cm×68cm
名师引领,自成风格
孟繁禧1954年生于北京,自幼潜心学习书法,至今习书已50余春秋。在很小的时候,他就显露出非凡的书法天分。回忆起刚开始接触书法时,孟繁禧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当时我哥哥学画画,经常从报纸上把名家作品剪下来贴在旧杂志上,并包上书皮。有一次,他让我在封面书写‘辑美’两字。我根据自己对于书法的理解,就把这两个字写了出来。”当他写完之后,哥哥不经意的一句夸赞:“你写的那一笔捺,比我写的还好看。”就这样,书法进入了孟繁禧的生活。
初学书法时,恰逢文化荒芜时期,别说拜师,就连一本完整的字帖也难觅踪影。仅有的一本残缺不全的柳公权《玄秘塔碑》,被孟繁禧视为至宝,并以此帖为启蒙,开始尝试在各种废旧纸张上练习书法。中学毕业后,孟繁禧被分配到工厂当工人,每天都是枯燥繁重的体力劳动,然而,他对书法的兴趣和追求没有破灭。当时,每个车间都有一块大黑板,因为字写得好,孟繁禧办的黑板报常常在评比中获奖。经车间主任特许,他把纸墨带进车间,“我当时在车间准备了一张小桌子,休息的时间全都用来练字。”练字给枯燥的车间生活带来了不小的乐趣,孟繁禧的书艺道路也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练字成了孟繁禧业余生活的唯一“活法”,无论工余时间,还是“八小时之外”,无论酷暑严冬,还是风霜雨雪,他都在潜心研习书法。但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孟繁禧渐渐发现,自己对于柳体似乎没有那么喜欢,可又找不到突破口。苦闷之际,1977年,孟繁禧“对流”到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子弟小学当老师时,经同校老师李瀛洲推荐,认识了康雍先生。当孟繁禧第一次看到康先生的作品时,深深被欧体的博雅所折服,于是拜康雍先生为师,利用休息时间跟老师学书法。在康先生那里,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得到了有生以来第一本完整的、也更让他喜欢的楷书字帖——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我练习了三个月的《九成宫碑》之后,拿着自己的作品再次找康先生进行指导时,他十分惊讶我的进步。”有了名师的指导之后,孟繁禧在学书的道路上走得越发起劲。
孟繁禧作品:《开经偈》136cm×34cm
1981年,一个可以发挥书法专长的机遇终于降临在孟繁禧的身上,中国京剧院(现国家京剧院)要招一名写字幕的工作人员,经推荐以及多方协调,他顺利调入中国京剧院工作,就这样将爱好变成了职业。“当时写字幕,需要在一个宽6公分的胶片上写10个字,并且要写得好看、清楚,这其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回忆起京剧院的工作,孟繁禧说,虽然写字幕和书法艺术是完全不同的事情,但是与京剧名家的接触以及有更多的时间练习书法,既提升了自己的书写技法又得到了文化艺术的熏陶,孟繁禧如愿以偿地圆了“书法梦”,踏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征途。
谈到书法带给自己的改变,平视、客观的处世观念及低调平和的生活态度,是康雍先生带给孟繁禧最大的收获。“1981年,北京故宫举办全国书法大展,我趁着休息,带着干粮和硬皮本在故宫呆了一天,看到哪个字好就用双勾在本子上临摹下来,就这样整整勾了一本。等去康先生家学习的时候,我便拿着本子想得到他的夸赞。谁知,他接过本子之后就放下和我聊别的事情。当时我一心想着要让他关注,便问他觉得哪个字好。”康先生的回答令他一生难忘:“这世上会写书法的人太多了。无论你看谁的作品,都要用平视、客观甚至是挑剔的眼光去看,这样你才会有进步。”从此之后,孟繁禧深悟其理,一直以这样的心态面对生活,这既是学书之法,也是人生态度。
“书法的学习,每个人都会碰到瓶颈期,当时我也一样,前三个月进步飞快,但后来一段时间一直止步不前。这时,康先生教我要用‘迂回战术’。”孟繁禧解释道。
孟繁禧书法谨守法度,但并不墨守成规。在明师“迂回战术”指导下,他跑遍了京城各大图书馆,往往一去就是一整天,穿越时空的隧道,翻阅大量的古今资料,查找古代的碑帖,同历代书法家“对话”。唐楷来源于前朝,因此他开始广泛涉猎历代碑帖,汲取所需之长,例如虞世南的疏朗、柳公权的劲挺、王献之的雅逸、唐经的端秀等。经过多年的刻苦练习和阅读,以及对前贤书法细节上的雕琢,孟繁禧终于有所成就,他保持了“欧楷”端整的基调,将碑帖、晋唐熔于一炉,形成了意趣宁静而又灵动多姿、不燥不霸而又雍容旷达的楷书风貌,极富赏心悦目的艺术美感。
孟繁禧作品: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68cm×240cm
传承创新,道法自然
孟繁禧告诉记者:楷书,发轫于汉代,定型于魏晋,完备于初唐。在不断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到初唐时期,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为代表的“初唐四大家”,把楷书的技法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中国书法一个划时代的分水岭。此后,书法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无论其形体如何变化,大致遵循着“从楷书出发,最后又要回归楷书重新寻找给养”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书法逻辑。楷书,成为我国书法中最易表现却又最难登峰的神奇笔法。
楷书作为书学基本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历来认为,“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是楷模或范本,其中,欧阳询以其法度严谨、笔力险峻的特质,成为楷书第一人。郑真《题化度寺碑》称:“欧阳询得王羲之笔意,而险劲瘦硬,自成一家。”欧体楷书深得“二王”神韵,同时取法北碑、隋碑和汉隶的浑朴雄厚,结构严谨端庄中不失变化,线条刚劲而不失温润,中紧外松,中宫收得紧凑,而向四周舒展,上启陈隋,下开唐楷先河,为后世学楷之经典,历来备受瞩目,影响深远。
孟繁禧深谙此理,故尤倾心于欧阳询书法的研习,“欧楷”劲挺峻利的点画、端庄紧凑的结体,在他集欧《九成宫碑》字的龙门对中有鲜明的反映。
“十年磨一剑,方得青光寒。”在当代书坛,孟繁禧以楷书著称。孟繁禧师从康雍,参研古今,潜心体察,师古创新。他以“欧楷”为法源,以诸圣为法鉴,心无旁骛,专攻一家历时数载,其心力亦非常人所能及。他成熟的楷书风格,端庄典雅,凝重大度,挺拔瑰丽,雍容华贵,既具深厚的传统功力,又富雄强清朗的时代气息,树立了当代楷书的一种范式,成为当代欧体楷书的大家,为我国书界所推崇。
孟繁禧作品:无为68cm×68cm
那如何练习书法?孟繁禧认为,练书法亦如悟人生。一是认真临帖,二是关注细节。如果只看到唐楷的法度森严,未免失之片面。仅从欧阳询的楷书来看,即寓平正于险绝之中,其峻峭、挺拔、生动、高古的气象,跃然纸上,既端庄,又不失动态,这才是楷书的真正魅力所在。
孟繁禧告诉记者,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让人事半功倍。所谓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是善于发现所临碑帖的主要特点,并且能够抓住它,掌握它。学习欧体楷书,就是要看出领会欧字在用笔,结字上的主要特征及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收获。在练习书法之前,首先要解决的是选帖的问题。以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为例,由于各种版本椎拓年代的不同,其字形残损的程度也不同,因而极大的影响着字的形态与神态。做为初学者,选帖时一定要选择字口清晰,笔画凝重的版本,也就是要选椎拓年代较早的版本。
对于中国古代书法精品,也需要用批判的态度来学习它。字帖选好以后,还要对帖中的字仔细观察,分类。将字分成上、中、下三等。将那些“周正,端庄”,“寓平正于险绝之中”的精粹字挑选出来后,认真揣摩,反复临习,以迅速提高,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至于大部分较为平庸的字,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按照我们自己的理解分析,稍加调整,使其完善。有一些写得很差的字,则尽量少看,免受其影响,如果还要拿它来反复临摹,那就成了东施效颦。
孟繁禧强调,临帖时首先要追求“形似”,至于“神似”则是在有一定基础之后再去考虑的问题。孟繁禧的书法立足于传统,在广采博取基础上自然生发出新意。他不主张对传统的书法技巧做过多花哨、无聊的“创新”,也反对过分吸纳绘画元素塞入书法。他常说:“学习书法,首先是要立足于传统,要向前贤、古人致敬和学习。‘多看、多想、多写’则是习书真经。创新是继承的延续,应产生于自然而然之中,表现于含蓄仿佛之间。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一次座谈会上,他更明朗谈到:“创新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不是矫揉造作而得来的。”
孟繁禧作品:戴复古诗《月夜舟中》136cm×68cm
浓淡虚实,顾盼生姿
名师出高徒,深受恩师康雍先生影响,孟繁禧虽然于欧楷浸淫甚深,但并不拘泥于欧楷,同时也注重兼容并蓄,广收博取,在书法艺术领域广泛涉猎。他以楷书为法基,兼涉行草、篆书、隶书等其他书法艺术,耕耘有年,都有很深造诣,收获颇丰。上至钟繇、“二王”、二爨,旁及虞世南、褚遂良,怀素、孙过庭,下至宋元明清,历代名帖名碑,尽被他收纳于学习之列,遍临碑帖,杂取百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风。
正是因为“杂取百家”,成就了孟繁禧的“诸体兼擅”。他的楷书功底为他的篆、隶、行、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的篆、隶、行、草也反作用于楷书,并使楷书在启承转合和章法上更加灵动多姿。当然,其草书之沉着灵动,篆书之温润洞达,篆、隶、行、草线条之透彻明亮,自然与其坚实的“欧楷”功底滋养有关。以一体为宗,息息相承,深究然后博涉诸体,自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从古人的笔墨线条中,体悟生命的迹化和律动、情志的表达和宣释,从对不同派别个性美的比较中,探索书法美的共同规律,从而使自己对书法的认识实现着由表及里,由形到神,由“法”入“道”的跨越。
欧楷险峻,颜体厚重,柳体瘦硬,赵体流美。然而,单纯学帖易取俊美而有失骨力。清代中期碑学倡兴,旨在纠正帖学的日趋柔弱,加强用笔的刚健凝重和结构的方正雄强,从而扭转了书艺的衰势,并涌现出一批碑学书法名家。孟繁禧也注意到了历史上这条成功的经验,他在主攻“欧楷”的同时,悉心临习北碑,在作品中,其点、钩、撇、捺的点画和方正匀衡的字姿,就颇具魏碑遗韵。同时,他也广泛涉猎历代碑帖,汲取所需之长,将碑帖、晋唐熔于一炉,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他现今珠圆玉润的楷书风貌。孟繁禧既用力打进传统,根植于传统,又不被传统所困,不满足于功力技法的精熟,也不自满于对一家一派形神的把握。观其成熟作品,用笔刚柔相济,凝重中见清朗。其楷书谨守法度又非古人翻版,保留了欧楷方正的体势,笔画却多了些圆润和婉转,少了些锋芒。保持端整基调又灵动多姿,意趣宁静、和谐,不燥不霸,格调雍容、旷达、不卑不亢,极富赏心悦目的艺术美感。
孟繁禧作品:心无挂碍34cm×68cm
孟繁禧率性儒雅,豁达豪迈,他的楷书充满了方正之气,恢宏之魄。孟氏楷书,法古生新,骨俊兼得,清雅高岸,形质兼备。法古而不泥古,创新不捐继承。楷书,形体方正法度严谨,但缺少变化遐想无间,孟繁禧却能通过笔法疏密、刚柔并举,使谋篇布局产生灵动之感,越是鸿篇巨制,越显华贵之势。
在孟繁禧笔下,楷书同样可以表现出旋律感和动态之美。他的楷书雍容而雅远、旷达而俊美,抑扬顿挫十分讲究,又时用些行书率意之笔。结体方正中有上下、左右伸展,使很易因“正”而“板”的楷书增加了几分生气。又将石门、二爨等北碑中的“方”笔融入楷书,增强了点画的力度,清新中见雄强,灵动中见厚重,俊美中见朴拙,使人耳目一新。
他认为,书法能够流传几千年直至今经久不衰,在于它的生命力,它靠它的生命、靠它的活力、靠它的姿态而亘古流传。不错,书法只是线条,可是那线条里蕴含着生命,这个生命产生在起伏的变化不断的过程之中。它的长短、粗细、收放、聚散、浓淡、虚实等诸多的变化,不断地交织在一起,不断地影响着我们。“楷书是端庄的,但一定不能呆板,不能状如算子,要通过点画揖让、谋篇布局,表现出书法的动态的美,这种美产生在它的阴阳顿挫、阴阳虚实之中;同样道理,草书是飞扬的,但绝不是浮躁的,草书的美一定要有凝重感,仿佛从急风暴雨到汹涌澎湃再到湍流小溪,人们欣赏的正是这种变化多端的过程。”
孟繁禧书法形质与神采兼备,有着行云流水般的动态之美。这种“动态美”是由字与字之间的顾盼、行与行之间的照应、点画线条的恣意收放、用笔用墨的浓淡枯润来完成的。他的书法以神夺人,以韵取胜,用笔提按适度,转换自然,行笔流畅,结体顾盼呼应,行气连贯而富有变化,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生机,蕴含着一种闲适高雅的人文精神,显示出书法家卓越的笔墨驾驭能力和书法美的创造力,并在字里行间显现出天资聪慧、人格独立、性情外向,志趣广泛的个性特征,从而使自己的性格气质与书法墨迹构成奇妙的内在呼应,有法有致,成为独具神韵的艺术折射。
孟繁禧作品:内怀冰清,外涵玉润136cm×68cm
孟繁禧特别讲究行笔的节奏韵律。他说,节律是美的重要特点。如同古诗文的平仄起伏、抑扬顿挫,书法也是有节奏韵律的。书法的节律其实与音乐旋律、舞蹈韵律等都是旁通可悟的,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艺术,向来被认为是纸上的舞蹈与无声的音乐。字体有大有小,有虚有实,有轻有重,参差错落,构成了书法的韵律美、结构美、墨气美和章法美。整齐中见参差错落、轻重缓急,才能避免出现字与章法呆板的弊病。书写中的流动性和轻重提按所表现的节奏感、舞蹈性,以及书法作品完成后整个画面对这种节奏和音乐的凝固的时空感,不仅书者以舞蹈的形式来完成,赏者也会从其中体验到音乐的节奏和舞蹈的韵味。中国艺术的最高形式是书法,书法的根本精神是似有伴着音乐节奏的舞蹈,能给赏者带来一种全身心摇曳荡漾的音乐感,引发无穷的意趣、曼妙的遐想。这种动与静的妙合,表达了书法家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和风骨,是他们执着坚定的人格意识和优雅自在的生命情韵的最好阐释。书法这种“无声之音”乃天机流荡,含闳着宇宙的声音和自然的节律。
的确,看孟繁禧的书法作品,节奏感特别鲜明,每个字,不同点画,有轻有重;一行字,错落变化,有缓有急。正如孙过庭在《书谱》中描述的那样,“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如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孟繁禧的书法作品,每一笔、每个字、每一行,及至整幅作品中,均有节奏的作用和展示,这种含蕴在字里行间的节律之美,用笔墨的浓淡枯润,线条的穿插交错,明暗虚实的互相映衬,疏密的节奏调节,将书法幻化为一曲空灵美妙的音乐、一幅笔舞墨韵的图画,让我们得到生命的自由和心灵的释放。
欣赏孟繁禧的书法作品,既有直观生动的画面形象,又有情感活动的节奏;既有感性的激发,又有理性的启迪。孟繁禧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学识修养、人品风度倾注于作品之中,把情感、想象、理解、体悟……等等,全都调动起来,从而产生美不胜收的审美感受。
孟繁禧作品:杨万里诗《小池》34cm×68cm
书者如也,德艺双馨
当记者请教书法有什么窍门时,孟繁禧却这样说:“书法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养出来的。要想学好书法,首先就要多读书。”在他看来,好的书法作品有两个要素:技法和学养。技法好让字写得好看,学问做好则是让字耐看,好作品一定是耐看的作品。对于传统文人而言,书法修养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就像一片树叶从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飘落下来。学书法除了刻苦练习之外,就要多读书,只有饱读诗书,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底蕴有深入的认知并融会贯通,增加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文字功底,我们才能懂得文化的要义,提升艺术审美能力特别是对书法的领悟能力;才能真正理解书法,真正进入书法世界,写得一手好书法,在进行书法创作时游刃有余。如果学书法的人不读书,越工越俗,即使把书法的外形写得再好,也只能成为一个俗不可耐的书匠,唯有读书才可以去除这种匠气。
孟繁禧认为,如果没有精深的学问,其书法是没有翅膀的,他可能在一段时间志得意满,但最终只能成为一个“书匠”。“古来学问家虽不工书,其书自有书卷气,故书法以气味为第一,不然但成手技,不足贵也。”历来书法家都很重视学识修养,因为书法是一个人学识的体现。中国历史上的书法大家,如王羲之、苏东坡等,相当多的都是文化大家,书法并不是他们的主业,是文化的重量,让大文人通过书法把自己的思想传播出去。离开文化的书法是浅薄而没有生命力的。
读书可以使笔下更有内涵。在孟繁禧看来,书法与文字相关,更与文化相关,与人生修为相关,还与人品相关,书法与生命是同一的。正如刘熙载所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孟繁禧书法风格和情趣的形成,自与他的人品、个性和艺术追求有关。他与人为善,待人真诚,办事认真,热心公益,却又淡泊名利,不求闻达,默默地在自己的一片天地里辛勤耕耘。他曾自白:“我赞美沙漠中负重行进的骆驼,不求尊贵与奢华,只在执着的追求。”“我了解自己,深知我这块地里只产水稻,若拔出水稻改种玉米,很可能会落得颗粒无收。”“没有骄人的成绩,没有显赫的声名,但我在恬淡中耕耘。”这些话也确实指导着他的实践,他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后,就多次举办书法展,提携后学。如此的心胸、抱负,怎能使他的书法不洋溢恬淡、和谐、高旷、豁达之气?“字如其人”、“书为心声”,在孟繁禧身上得到了真正的统一。
孟繁禧撰并书:日子能无忧就好,诗书必有味才行136cm×34cm×2
与此同时,孟繁禧的书法事业也如日中天。1988年,在“九成宫杯”全国书法大赛中,孟繁禧的作品从4万余幅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翌年,在团中央和全国青联主办的“秦声杯”全国青年书法大赛中,又获得最高奖项。2008年,“一步一个脚印”书法展在北京观音堂文化大道敦谊画廊展出,其中40余件书法佳作,以楷书、隶书为主;2009年,孟繁禧获“北京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2011年,文化部主管主办的恭王府艺术中心举办“辛卯年孟繁禧书法艺术巡展”,展出作品90幅,中国书法家协会、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中国报业协会主要领导出席,获得京城社会各界好评;同年11月,由北京永泰和-大树下画廊策展,由北京市书法家协会、江苏美术馆主办、北京亚太精英文化传媒机构承办,举办“孟繁禧金陵书法艺术展”,江苏文化艺术界名流云集,孟繁禧楷书艺术得到金陵画派同仁的一致认可,展出取得了圆满成功……如今,孟繁禧正值创作巅峰时期,对人生理解愈深,其书法艺术则愈显精邃。近年来,孟繁禧佳作迭出,奖誉丰渥,每有泼墨,辄为藏家所珍。
在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的同时,孟繁禧通过执鞭书坛,诲育后学,不断总结自己在书法艺术上的创见及理论创新,丰富发展了我国的楷书艺术。1989年起,孟繁禧还在中央电视台书法系列讲座中主讲《欧体楷书技法》,编著有《欧体楷书技法》、《如何临习欧体九成宫碑》、《行书入门》、《虞恭公碑解析字帖》、《楷书创作概述》、《欧阳询楷书虞恭公碑》、《孟繁禧书前后出师表》及《书法创作大典——楷书卷》等十余部专著、字帖。
方寸乾坤大,锋窄天地宽。当今书界,人才辈出,孟繁禧凭其理论与实践的双向硕果而拔乎其粹。孟繁禧以其深厚的功底和独特的艺术创见,把我国的楷书事业推向了一个历史新高度。
孟繁禧作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36cm×68cm

上一篇:入书法群3天,每天都过的非常充实,免费书法群,欢迎你加入
下一篇:100件书法篆刻作品,快来观展 返回列表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