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知识

苏国红:我和共和国一起成长

在昌宁,有一位共和国的同龄人,他长期从事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踏遍了昌宁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搜集整理了许多民间民族音乐,创作了数以千计的音乐作品,为弘扬昌宁民族文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就是国家二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苏国红。
1949年10月出生的苏国红,是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同龄人。从国家的发展变化到个人的成长,他的人生履历也一直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1969年,苏国红参加工作。几年后,他进入昆明师范学院艺术系学习;1975年大学毕业后,苏国红回到昌宁县第一中学任教;1984年,因为音乐艺术上的深厚造诣,苏国红被调到昌宁县文工队任队长;1988年,苏国红到昌宁县文化馆工作,一直到2007年8月退休。
苏国红告诉记者,在幼年的记忆中,父亲常常在油灯下拉二胡、弹三弦,这也引起了他内心深处对音乐的共鸣。在父亲的熏陶下,他从小对音乐就有一种执着的热情。“我父亲虽然是一个农民,也算是乡村文人,过去参加洞经会约着我去,所以我耳濡目染受到了一些影响。读初二下学期的时候,我自己已经能制作二胡,音乐乐理知识也是自学。”就这样,苏国红走上了音乐艺术之路。
中学毕业后,酷爱音乐的苏国红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艺术骨干,开始拉二胡、吹笛子、唱歌、演戏。参加工作后,他先后当过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县文工队队长,后来又到文化馆工作,在此期间,苏国红创作了很多歌曲,先后出版了歌曲集《春雨》《秋颂》。
“我1978年写成的一首《我们昌宁地方好》,参加保山地区的专业文艺汇演,由我们县里的歌手去唱。后来我对音乐创作越来越有兴趣,歌曲越写越多,歌曲集也出了两部。”苏国红说。
苏国红在从事音乐创作的同时,一直潜心民族文化研究与保护工作。他经常深入少数民族地区和有典型民间艺人的地方收集民族民间音乐。前前后后共用坏了三台录音机,采访了50多名民间艺人,还出版了论文集《文化传承与社会进步》。
“当时的条件很差,用那种盒带录音机,而且基本上都是靠脚走。但是我对音乐和文化有热情,昌宁那些有成就的民间艺人,我都采访过。”苏国红说:“我先后采访过50多个民间艺人,留下了我跟他们的对话和他们的乐曲,采访录音的盒带用了近50盒。现在,这些录音算得上是绝响了。”
长期以来,苏国红一直默默无闻辛勤笔耕。半个世纪的音乐艺术人生历程中,他先后创作了上千部音乐作品,题材涉及戏曲、歌曲、舞蹈、舞剧和曲艺。这些歌曲,基本都是以歌颂祖国和家乡为主。
几十年过去了,苏国红的创作热情丝毫未减。他创作的音乐作品、采写的论文多次获奖,还被评为保山市德艺双馨作家艺术家。退休后,苏国红一有时间就会到县老年活动中心参加活动,闲着的时候写写曲子、练练书法。70年岁月沧桑,共和国在日新月异中发生着巨大变迁;70岁的苏国红也一样,心态依然年轻,充满了无限活力。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刚刚创作了两个花灯小戏,祖国繁荣昌盛,好日子还在后头。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我一直跟随着共和国成长。就如那首歌唱的‘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真的是说到了我的心坎上。我们这一代同龄人,出了许多的艺术家、政治家和将军,都是共和国培养出来的。包括我,没有共和国的培养,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老人,所以我要感谢党,感谢社会,感谢这个时代。”苏国红说。

上一篇:书画家李志远老师介绍
下一篇:中书协艺术大家石开先生,精美书法欣赏,笔墨老道质朴野趣,好字 返回列表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